越來越不像東京的東京: 以熊貓外賣為例|Taisa的對策
隨著中國公司和人才進入日本市場,日本的街頭和數位環境逐漸呈現「越來越不像東京」的現象,特別是在外賣平台和餐飲業的變化上。日本市場不僅僅是台日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一場全亞洲級的較量。
之前有朋友問我,在日本叫外送也是用Uber eats嗎? 的確是沒錯,但說真的我在日本一年真的有用過的外送平台,反而是….「熊貓外賣」。
隨著台日關係增溫,很多新創公司都對於日本市場有很大興趣。但同樣的也有更多來自中國的公司與人才為了來到日本市場。
也許你不喜歡,但我們不得不去重視這個現狀,實際上現在常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就超過82萬人,在日本的街頭你已經可以看到處處都有中國人經營的餐廳和各式各類的服務。在手機應用那就更不用說了,原本這就是他們最擅長的地方。
在日中國人專用:熊貓外賣
如果你打開熊猫外卖,你就會發現到這一個App的設計,基本上跟使用中國的各種App幾乎沒有差別。再點外賣的時候除了餐廳的名稱上有日本的地名之外你基本上根本感覺不出來你身在日本。
各種折價卷的使用方法(領卷、折價、返利)都跟中國的各家知名外送平台沒有區別,領紅包、招新會員、學生認證優惠等等也都一項不露。整個APP甚至找不太到地方可以改成日文介面,真的完全就是未了在日本的中國人所開開發的。
在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我實際上點餐之後真的送餐來給我的小哥是一個中國小哥他應該是騎腳踏車來的而且,有可能就是住這附近的留學生打工。麻辣香鍋、麻辣燙、烤串只要是你想得到的中國菜基本上這裡都吃的到。我常常和朋友開玩笑,其實我就不是住在上野,這裡根本就是上海。
另外再支付方面也非常有趣,日本是一個對於電子支付非常開放的國家,所以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支付系統都非常積極的進軍日本,這自然也包含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關於電子支付方面,最近在日本認識的非常厲害的專家,之後希望有時間可以把這方面和專家請教的內容整理成文章來跟大家分享。
越來越不像東京的東京
來了東京生活之後你會發現你的身邊有非常多的中國人,他們也非常擅長聚在一起,形成一個獨立的社群,逐步逐步地改變日本的街頭巷弄,在上野有越來越多家的重慶火鍋和羊肉串烤店,阿美橫也正在逐漸變成下一個中華街。更不用說池袋西口出去之後,那裡已經不叫池袋,應該改叫東北。
最近我剛好有中國背景的朋友,帶我去他的朋友在高田馬場新開了一間酒吧,因為是開幕的第一天,所以非常多人但當我瞎了地下室進到酒吧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整間店都是北方口音,簡直是到了北京的酒吧街。酒吧的老闆說這已經是他的第二家店了原本在新宿還開另外一家夜店。找日本人來做裝潢要花好幾個月的時間,但找中國人的團隊來裝潢就只花了一個月就可以開幕了。
在數位運用上,抖音TikTok對於日本的行銷來說已經是完全無法取代,基本上面向年輕受眾的品牌或餐廳不做的TikTok 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對女生市場來說小紅書也是非常關鍵,這一點從前AKB神7成員小嶋陽菜,早在疫情前就開設小紅書帳號就能代表,近年來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
這裡不是一個只有台日兩方勢力的獵場
有很多人常說,日本的軟體技術並不是很發達,所以海外的新創還有很多的商業機會。過去我是我也常常把這樣的觀點放在文章裡,但其實我也有一句話很想說,那就是雖然市場很大,但不表示這個市場就可以被我們拿下,因為同樣也有更多更多人對於這個市場虎視眈眈。
2024年3月日本入境管理局公告的在日外國人數量,中國人已經超過82萬人,而台灣人是6.4萬人(這數字XD)。
酒吧裡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在日本的留學生或打工人。都在日本相當長的時間,他們已經很熟悉日本的商業社會,但也非常清楚過去中國快速成長起來時的變化,並且比來自台灣的你我都更有資本、更狼性、更敢衝。或者可以說隨著中國的經濟成長趨緩,有些中國的新創公司或人才他們對於來到日本市場更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鬥。
甚至我可以說這些非常熟悉中國互聯網技術的公司與人才,他們夾帶著強大的資本力量來到了日本市場,同時也對於「大市場」(相對於台灣)數位的應用跟理解能力都遠高於我們。
也許你會想,日本人應該是比較喜歡台灣,不喜歡中國對吧? 那麼我們總該還有機會吧?確實是有這樣的氛圍,但在產品的實力與價格擺在一個檯面上的時候,那消費者或企業採購會怎麼選擇,這真的就是很難說的事情了。
我想應該很少會有旅日的台灣人把這件事情點破出來談,但我特別想提這一點就是希望大家可以正視這一個現實,在這裡我們打的不是台日企業之間而已的仗,而是一場全亞洲級乃至於世界級的較量。
就算你不喜歡,我也還是建議大家要能夠知己知彼,知道對手的強項在哪裡也可以知道對手的弱項在哪。譬如說中國實際上就是沒有使LINE ,所以在系統串接或是運用上仍然較為弱勢。又或是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以大型商城電商為主,自有品牌電商的運營跟網站也會相對較弱。老話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如果我們因為討厭就不去正視和面對這一個現實的話,那反而會輸掉很多機會。或是,可以思考怎麼利用他們的優勢,借力使力來創造自己更好的商業價值。
Surprised 不知道日本現在是長這樣
這個熊貓外賣在洛杉磯(我住的地方)也是很猖狂
他們常常有殺很大的deal. 使人不得不用阿 XD
其實有很多中國自有品牌的出海電商運營很厲害, 最知名的就是SHEIN, 但日本市場做的都不多。